自上世纪60年代手术视频显微镜引入神经外科领域后,也很快在日本推广,并在70年代常规应用于显微手术。随后手术视频显微镜的基本性能逐渐改善(包括焦点深度、照亮强度、分辨率、机型机重、移动性能等)。并且在1995年左右添加了各种附加功能以扩充其基本性能。最先融合的功能是导航系统,由Zeiss公司在1995年完成。此后的最近进展是从2006年起融入了术中光学诊断方法(如ICG术中血管造影、5-ALA术中荧光诊断等),也可作为一种导航功能。还有一种是1998年由Olympus公司建立的融合神经内镜的附加功能,可弥补视频显微镜视野下无法充分观察的死角,不仅能在显示器上也能在视频显微镜视野下提供内镜信息。 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恰当使用手术视频显微镜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本章中,作者将针对手术患者的体位与固定、手术室的布置与移动来叙述视频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视频显微镜使用方法的实践】 【手术中的患者体位与手术室布置】 (讲究) 手术者切勿在勉强的姿势下手术。为了舒适地进行精细操作,应保持手术者与患者均不动。 手术室布置的基本原则是使手术者能保持舒适的姿势进行手术,包括麻醉机、视频显微镜、手术床、器械台、助手、巡回护士、监视器、导航系统等的设置。在相同情况下进行的手术通常都有固定的设置,但也可能需变更特殊体位。最常用的体位是仰卧位、俯卧位、左侧侧卧位、左侧侧俯卧位 作者的手术室布置。可进行除后述例外情况外的常规手术(脑动脉瘤、脑肿瘤、头部创伤等)。手术者在开颅前均站立手术,导入视频显微镜后坐于电动椅子上手术。此时器械护士站立于手术者右侧的可移动器械台传递器械。麻醉师、护士通过二台监视器了解手术情况。 右侧侧卧位、侧俯卧位时麻醉机的位置。 【头部、患者的固定】 手术中的根本问题是尽量减少患者及术者的移动。头部三点固定;通过手术床上下左右旋转进行调整。为使患者在旋转手术床时不出现意外,需固定双侧肩部、腰部及下肢。固定后,应在手术开始前最大限度地各个方向旋转手术床以确定患者固定稳妥且没有危险。 【手术者与视频显微镜的位置关系】 手术者通常坐于患者头侧的电动椅子上手术(瑞穗医科工业公司制造);视频显微镜通常放置于患者左侧。侧卧位及侧俯卧位时,需从患者头部移向其背侧进行操作;此时,视频显微镜通常放置于手术者左侧。 ![]() 【视频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本文章使用的视频显微镜是OPMI Neuro/NC4、OPMI Pentero(Zeiss公司制造)及OME-9000(Olympus公司制造)。二台视频显微镜可安装滑鼠装置,手术中通过双手操作移动视频显微镜。另外,电动椅子链接了调整聚焦及放大倍率的功能,手术者可用脚控操作。通过调整视频显微镜目镜与物镜的角度、联合光轴对于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及手术床的旋转、以及移动电动椅子,可进行大角度的多方向观察,清晰获得手术者所希望的术野。 !!注意 移动电动椅子及旋转手术床时,视频显微镜视野会发生改变,应从术野中移除脑压板。因为不经意地触碰脑压板可能引起脑损伤。 (责任编辑:安尼仪器) |